硅微粉是從金屬硅或者硅鐵等合金冶煉中回收的粉塵,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硅微粉作為一種重要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粒徑小、質量輕、比表面大、耐火度高,被廣泛的應用在橡膠、陶瓷、耐火、化工等領域。本文詳細介紹了硅微粉提純方法以及應用領域,闡述了絮凝法、浮選法、水流分級技術、煅燒法、酸浸法和濕法等幾種方法的提純效果和優缺點,概述了硅微粉在耐火材料領域的應用。
濕法提純硅微粉的主要的工藝流程是將硅微粉調制成漿液然后用酸液調整pH進行表面改性以減少硅微粉的團聚現象達到理想的提純效果。
對鹽酸改進濕法提純硅微粉進行了正交實驗研究,利用鹽酸改性沉降法提純硅微粉達到了理想的提純效果和工藝,主要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上圖為鹽酸改性溫法提純硅微粉流程圖
實驗結果表明最佳的工藝純化條件是將硅微粉和與水混合成濃度為5g/L的水漿液用鹽酸調整pH值至6,自然沉降3h,沉淀雜質后提純得到的硅微粉純度可達96.19%;同時還通過實驗研究得出了適用于實際生產時最佳優化效率條件即將濃度為5g/L的硅微粉漿液用鹽酸將pH值調至為7,自然沉降0.5h,此時收集的硅微粉中SiO2的含量可以達89.92%,達到投入產出雙贏的效果。楊振偉等通過對硅微粉進行灼燒預處理、鹽酸改性自然沉降和氫氟酸酸洗、以及先鹽酸后硫酸濕法酸浸除雜處理,經提純后樣品中SiO2的純度提高了5.22%,制備出純度高達98.3%的球形納米SiO2。
濕法提純相對于酸法來說對于酸液的使用量較少,生產設備、生產設備以及操作方法比較簡單。但正是由于酸的用量較少,導致各種金屬氧化物雜質的去除不徹底,相比較于酸法來說提純效果有所不如。
產品型號 | 外觀 | 粒度分布 | 325目篩余量% | 白度% | 水份% | pH值 | 吸油量g/100g | |
D50um | D97um | |||||||
HY-G0 | 白色粉末 | ≤18 | ≤45 | 1.0 | ≥94 | ≤0.1 | 8-10 | 18 |
HY-G5 | 白色粉末 | ≤10 | ≤30 | 0.5 | ≥94 | ≤0.1 | 8-10 | 22 |
HY-G7 | 白色粉末 | ≤6 | ≤21 | 0.1 | ≥94 | ≤0.1 | 8-10 | 25 |
HY-G10 | 白色粉末 | ≤4 | ≤11 | -- | ≥94 | ≤0.1 | 8-10 | 28 |
HY-G12 | 白色粉末 | ≤2.5 | ≤8 | -- | ≥94 | ≤0.1 | 8-10 | 30 |
備注:以上為典型數據,具體產品參數依據企業檢測報告。
上一篇:硅微粉的絮凝法提純
下一篇:硅微粉的表面改性——改性硅微粉